正规实盘杠杆平台排行
正规杠杆平台排行

基石投资者解禁+H股全流通,抛压下燕之屋(01497)能否获投资者认可?

股价持续下跌,市值跌破50亿港元,成交量低迷,燕窝龙头燕之屋(01497)还有希望进入港股通吗?

智通财经APP了解到,燕之屋是国内的燕窝龙头,曾为了上市五次奔赴不同资本市场,最早于2011年向港交所递表,随后经历了两次A股及两次港股递表后于2023年12月中旬成功登陆港股市场。然上市当天,该公司股价放量下跌,两周跌幅超25%,随后地量反弹至今年2月高点,3月后趋势扭转,周K线持续下跌,最近交易日市值42.08亿港元,换手率仅为0.05%。

燕之屋业绩表现一般,2023年收入19.64亿元,近三年增长率保持在13-16%窄幅区间,股东净利润2.01亿元,同比增长4.89%,较前两年有所放缓。这业绩显然没能吸引到大资金的关注,故而成交量较低,不过市场将迎来港股通半年一次的定期调整,作为港股燕窝第一股,燕之屋大概率要拼一把。

实际上,燕之屋面临两大问题:一是上市时引进了多名基石投资者,其中有三名基石投资者将在6月解禁,赶上港股通调整时间点,此外公司正在争取H股全流通,已接货获证监会的备案通知,全流通下原有股东可能成为洪水猛兽;二是基本面是否具有支撑性,能否抗住抛售压力以及获市场认可纳入港股通。

解禁及全流通,存在较大抛售压力

智通财经APP了解到,燕之屋赴港IPO引进了PT. Anugerah Citra Walet Indonesia、PT Niaga Cakrawala Sukses、PT Esta Indonesia、Value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及Value Partners Limited(均为惠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)、吴琛及黄成光七名基石投资者。其中Value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及Value Partners Limited和吴琛限售期为6个月,将于今年6月11日解禁,合共解禁321.44万股,占比已发行股本0.7%。

这解禁数量虽少,但影响并不小,按目前股价算也接近3000万港元的市值,以目前该公司的成交量,若全部抛售或因没有承接力而大幅下跌。典型的案例如近期暴跌的天瑞水泥,平时日成交量也百来万港元,在4月9日,抛售仅2300万港元就使股价暴跌99%,市值从146亿港元缩水至1.41亿港元。

    

和原有股东的全流通相比,基石投资者解禁只是开胃菜。燕之屋在今年1月24日,向证监会申请将所有发行的约1.37亿股(7名股东)每股面值0.2元的未上市股份转为港交所H股,以实现H股全流通,并于3月7日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,未上市股份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后,不得再转回境内,股东可选择减持或增持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流通的股份。该公司转为H股流通数量是解禁数量的42.6倍,以现在的成交量,用洪水猛兽来形容也不为过,且原有股东成本低,抛售的安全边际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港股通将迎来调整。港股通调整分为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,定期调整跟随恒生综指进行,为每半年一次,于每年九月及三月生效,临时调整为不定时调整,对不满足条件的标的进行调入及调出。新股要进入港股通,一般通过每年定期调整纳入港股通,进入港股通可获得内地资金关注,大幅提高成交量。

纳入深港通条件较沪港通宽,除了中大型指数标的,平均月末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标的也可纳入。燕之屋要想进入小型股指数,需要将市值提升至50亿港元以上,并活跃交易市场,距离调整仍有一段时间,该公司大概率进行市值管理,以维持满足纳入港股通条件。

不过纳入港股通并不一定能获得大量的资金流入,因为可投的港股通标的很多,而且基于燕之屋基石投资者及原有股东有减持或抛售的可能性,内地资金大概率还是不会买账。当然,更多的投资者主要还是看公司基本面,是否具有投资看点,燕之屋被称为燕窝龙头,是否具有投资价值?

基本面一般,中长期值博率低

智通财经APP了解到,燕之屋实施多品牌策略,以“主品牌+子品牌”多线发展,产品包括纯燕窝产品、燕窝+产品和+燕窝产品三大系列。目前主要以纯燕窝产品为主,2023年纯燕窝产品收入17.94亿元,占比收入91.3%,不过燕窝+及+燕窝产品收入增长抢眼,收入1.42亿元,收入份额7.2%,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。

从过去三年看,得益于纯燕窝产品稳健增长,该公司整体收入表现平稳,盈利能力也比较中规中矩,2021-2023年股东净利率分别为11.08%、11.09%及10.23%,利润表没有特别调剂的会计项目,整体费用率比较稳定。此外,该公司经过多轮融资,净资产及总资产都保持较快的增长,截止2023年12月,分别为7.97亿元及14.7亿元。

    

在产品端亮点平淡,纯燕窝产品增速放缓,虽然+燕窝及燕窝+表现尚可,但贡献较低不足以支撑业绩放量。在销售端,该公司采取全渠道战略,电商渠道收入占比56.2%,主要驻扎在京东、唯品会及天猫超市等平台,线下渠道收入占比43.8%,截止2023年12月门店数量743家,三年增加了110家,其中经销商门店增加103家,在过去三年,两大渠道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。

燕之屋舍得在渠道上砸钱,2023年其销售费用为5.63亿元,费用率28.67%,费用同比增长11.8%,近三年复合增速18.9%,低于纯燕窝以及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,从运营数据看,不管是线上的布局还是线下经销商门店的扩张,都有不错的业绩成效。其实全渠道砸钱都是为了把产品卖的更好,燕之屋的业绩核心聚焦于纯燕窝产品。

从行业来看,国内燕窝于2022年市场规模为430亿元,近五年复合增速为30.1%,其中线上及线下复合增速分别为37.1%及24%,占比份额30.4%及69.6%。不过燕窝市场存在明显的时间落差,近三年燕窝市场规模复合增长大幅放缓至3.68%,其中线下市场复合增速仅1.5%,较近五年放缓达22.5个百分点。

而且燕窝行业较为分散,中国五大燕窝公司所占合并市场份额为11.9%,燕之屋以5.8%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,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别为2.6%、2.3%,差距不是很明显。在行业发展放缓下,市场竞争加剧洗牌,市场份额将集中于头部参与者,燕之屋虽然暂时领先,但竞争压力并不小,业绩仍有不确定风险。

实际上,燕之屋的竞争压力不止于同行的同款产品,替代品也是较大的威胁。燕窝产品被视为功能性食品,但市场功能性食品众多,且燕窝价格和成本落差让消费者觉得没有“性价比”,故而转向购买其他替代品。过去三年燕窝市场增速大幅放缓,除了大环境影响外,更多的是替代品的市场替换。此外,燕窝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,比如2011年的血燕造假事件,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对行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。

总的来说,燕之屋收入高度依赖于纯燕窝产品,砸钱铺设全渠道表现尚可,但行业增速大幅放缓,有较大的竞争压力,同时存在替代品威胁,行业发展瓶颈或限制该公司的成长空间。燕窝行业也不是当前的主流投资主题,市场关注度低,基本面和板块均对短长线投资资金的吸引力较弱。

对于半年一次定期调整的港股通名单,燕之屋还是有能力冲刺的,目前40多亿港元的市值及地量的成交量,稍微动用下账上5.37亿元的现金要达成纳入条件并不难,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内地资金可能不买账。该公司的部分基石投资者即将迎来解禁,而原有股东非上市股也将实现H股全流通,有较大的抛售压力,其基本面一般,承接力不足下可能导致股价大幅波动。

短期而言,燕之屋大概率会为了冲刺港股通名单,维持在50亿港元上下波动,但中长期而言,长线价值不凸显,公司缺乏吸引力,值博率低。

  • 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上一篇:港股异动 | 中集集团(02039)再涨超6% 集装箱销量有望复苏 设备更新利好集装箱行业
下一篇:中东危机引爆避险资产热潮 金价飙升逼近历史高位

相关文章